close
姊妹倆人在龐畢度中心廣場牽手吱喳、在奧賽美術館餐廳伸指,認真數算著彼此所擁有的「小禮物」,
這是我們家在旅行中最饒富趣味的互動,
也是旅行限定,父母以小禮物挾制現場秩序,
用一種比較不破壞氣氛的方式緩頰,
用一種另類寬容的態度調整孩子在旅行中,偶爾因疲憊而起的任性,
只是,「小禮物」並不只是禮物這麼簡單而已.....
甚麼時候發放小禮物?
諸如整體表現讓人心情良好、值得嘉許,
像是出門不需要爸媽耳提面命就手牽手、對於地鐵/餐廳座位沒有偏好爭執、當餐的青菜食用量達到標準(特別針對嗜肉不愛蔬菜的蕾蕾),
甚至偶爾在拍照時,媽媽覺得姊妹倆笑得好可愛,一時興起也可以一人來兩個小禮物。
小禮物只有給沒有收回嗎?
就像是點數獎勵,當然也有處罰式的扣回,
姊妹倆偶爾調皮任性,溫言婉勸也相應不理時,媽媽只要使個眼色提出「扣除小禮物」的殺手鐧,
馬上可見小姊妹端臉開始數數小禮物的增減狀態,
認份想想,要不要乖乖聽話,
因為所有的小禮物都是「付出努力所得到的」,被扣除了自然可惜,所以多半有效,
但是也碰過倔強小孩,執意不理明明說好的交通工具去回程位置安排(家有雙子肯定很能體會為何有其中的爭執與分配),
就算被媽媽處罰「把小禮物通通清空」也不懊悔的執著.....
小禮物怎麼使用?
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,每一次的旅行都可以明顯發現,孩子對於旅行不再只是「換個有趣的環境」,
也開始對於生活中不常見的當地特產,或者花花綠綠的驚奇玩具,有著巨大的吸引與擁有慾望,
孩子看到甚麼都想要,媽媽則是看了什麼都不想買,
尤其類似的小玩意兒,只要換上當地特色主題,好像都獨特都可愛,但是相對就是購買同質商品的浪費,
該怎麼辦?
把決定權交還給孩子,絕對可以解決「媽媽小氣」的尷尬,
把購買的權力部分授權給孩子(某種價格帶或某種款式的商品可以自由決定購買),
但是前提請用自己得到的小禮物做折抵/交換!
那麼,買不買?要買甚麼?
比起「不勞而獲」的憑空滿足物慾,給孩子一個認真思考的機會,
她會揣摩出:「物慾與價值(是否值得)」之間的關係,
結果絕對皆大歡喜,尤其那是她自己作主,而不是被迫接受的「價值觀」。
在「旅行限定小禮物」的實驗中,
我看到最棒的回饋是孩子開始在過程衍發了「真正的分享」,
「擁有」固然可貴要好好珍藏,「擁有」固然有能力去行使慾望,
但是與其自私擁有,
把擁有分享出去,比起把小禮物通通換成自己所愛的物品,
「分享」更讓人有成就感更滿足,
這是每一次孩子分享後,臉上所呈現的真實有所感!
兩姊妹一路用良好表現爭取了許多小禮物的累積,也慢慢一個個做折抵換取自己想擁有的物品,
這樣的獎勵累積對她們來說當然珍貴,「不可以隨便就用掉/浪費」,
可喜的是,她們從"守財奴"慢慢在"珍藏"的收放間,有了願意分享的心意,
她們用小禮物換了外公外婆的「禮物」,也數度克制購買慾望,只為了存夠小禮物,想多換幾個「禮物」送給最要好的朋友,
從貪心想要更多,到不貪心願意分享更多,
不是只靠著言語上的撒嬌向父母要求,而是在父母給予的獎勵制度內,做了取捨也了解甚麼是「有捨有得」!
這是七歲的姐姐,與五歲的妹妹玩了快兩年的「小禮物遊戲」,
幾次旅行間,看著她們使用小禮物的方式,
即使表明「禮物的使用自由開放(還是有很多不平等處,諸如媽媽不希望她們購買的商品,兌換數字會抬高許多)」,
但也不乏趁機見招拆招,進行機會教育的時刻,
像是妹妹一開始沉迷於累積小禮物的「數字」,即使面對愛物,也堅忍不兌換,
父母就要順勢引導,告訴她小禮物機制的存在目的,以及「有抗拒誘惑的能力很好」,但是也要中庸正常「適時享受」;
姊姊則是在這幾年"玩"小禮物的數字累積與折抵間,讓我看到了她「量入為出、適可而止」的優秀盤算,
「能役物而不被役於物」,
我想,這是旅行限定的小禮物遊戲,最好的收穫!
親子天下七月號中,楊俐容老師的這篇《比吃苦更重要的價值》(p118-120),
精闢提及近年來中產階級流行談論的「吃苦教育」,甚麼才是「吃苦教育」真正的核心意義?甚麼才是父母應該傳遞的價值觀!
對於楊老師娓娓道來的見解十分讚同並且有共鳴,
只是我喜歡採取更正面地切入:「不一定要吃苦,先從現有父母給的甜,好好珍惜開始。」,
文章中也提到人生必得吃的兩種苦:
一是物質上節制的苦,二是自我限制的苦,
只是在我看來,這兩種苦非苦,
當孩子真正懂得這兩種苦的意涵,也知道如何品嚐兩種苦的真正滋味時,是苦亦甜!
與大家分享這篇讀來甚有體會的文章,
以及當下讀後所聯想到我們家在旅行中,親子同有所獲的「小禮物遊戲」!: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