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喜歡在各種場合聽小朋友們聊天,饒富趣味。
有一回在遊樂場,
一個小男生對著像是親哥哥的大孩子表示:「天氣好熱,等下能不能去附近的超商買飲料喝?」,
看起來很有大哥哥威嚴的孩子有些不情願,
因為手上的零錢,大概是他幫媽媽做家事的酬勞,
言語間有很多捨不得,捨不得讓無所貢獻的弟弟,平白享受了!

乍聽下覺得孩子間的互動與想法單純可愛,
回頭看看在旁邊互相追逐,還不到領零用錢年紀的兩個孩子,
忽然又覺得,手足這樣的計較很不可愛,但是這種不可愛似乎也挑不上錯,
因為這是再合理不過的理由:「你怎麼可以不勞而獲?這是我付出勞力賺來的!」,
非常有道理,但是少了人情味,就很不像兄弟了~

我在想,是甚麼時候開始,父母把「給零用錢和作家事」混在一起相提並論了?

如果作家事是身為家庭一份子,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一己貢獻,
這貢獻後的實質美好,其實也是回饋在自己身上,
何需額外的獎勵(零用錢)?

反倒是,以零用錢的方式當誘因,讓孩子做家事,
做家事變成一種交易行為,
為家人的無價付出變成一種可以「以金錢論」的有價交易時,
是不是我也可以拒絕接受這樣的交易,所以我置身事外不做家事?
還是從家裡開始到對外,我的所有付出(或勞動)都要白紙黑字有憑有據,錙銖實際所得?

如果有形的付出(尤其在家庭內)都習慣性要這樣「評估價值」,
大概連很簡單下意識的「舉手之勞」都要被放大視為「多此一舉」了!

家事,只要是家庭的一份子,就該分攤著大家一起來,
至於零用錢,那又是另一回事,
是另一個「與家共進退」,無論是富裕有餘,或者捉襟見肘,都可有可無的零用錢。



那位在遊樂場玩得很盡興的大哥哥,聽說是幫媽媽洗了米,所以開心獲得零用錢,
而小幾歲的弟弟,看來是無事可做,在媽媽的廚房無用武之地,
只能用艷羨的眼光尾隨著也口渴的哥哥往超商的方向跑去,
看著他們平常應該也是哥倆好的背影,
很希望大哥哥後來能"網開一面",和弟弟分享幾口冷飲!

如果我們家也是這樣發零用錢的話,
姊姊,妳這幾條蝦子要明算帳扣工資,
蝦子腳怎麼沒撥乾淨呢?(笑)



要讓孩子認知身體力行為家人服務,是無價,
更要讓孩子懂得感激,有家人所以才有機會為家人服務,更是要感恩的無價。

:)

所以一直躍躍欲試想要跟姐姐一起剝蝦的妹妹,
有鑑於妳快把一條原本Q嫩嫩的蝦子,捏扁捏碎捏得完全無彈性可言後,還是只扯掉蝦尾的現實,
妳的工作,就是在旁邊努力替和蝦殼奮鬥的姊姊拍拍手,
然後待會兒吃鮮蝦拌麵時,多幾句嘴甜慰勞姊姊,
就是妳最棒的貢獻,
當然也是姊姊為家人剝蝦殼(做家事),最棒最開懷的收穫了!:)

‧延伸閱讀:【生活】從簡單又愉快開始‧小女孩才愛做家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hley艾胥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