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忍不住,低聲問了女兒:「妳覺得剛剛那位一直舉手發問的同學,如何?」,
「我想,她應該先把教練的話聽完,再問!」,
在心底舒了一口氣,是這樣沒錯。

那位看來開朗活潑的孩子,從課程一開始就保持起勁發問的舉手狀態,
正在講解運動規則的教練,還沒能細說從頭就被這個孩子屢屢打斷,
問的問題通常是教練正說過(因為太賣力揮舞雙手造成聽而不聞的結果),
或是教練接下來就要解釋的動作,
幾次來回,
這個看似對課程熱衷的孩子,很快地成為影響上課流暢的障礙,
教練終於沉了臉但無能為力,因為孩子的父母在旁微笑點頭,滿意孩子的好問不倦。

「可以先讓老師把話說完嗎?」,
小學新生開學的第一天,教室後頭熱烘烘站滿對新學期新生活興奮莫名的家長,
前頭是可愛的孩子們,
童稚生嫩的臉龐毫不畏懼扭捏,對剛見面的導師直挺挺伸長手臂,
她有好多的問題,有藏不住也忍不了的發語動機,
導師微微笑:「問問題前,可以先讓老師把話說完嗎?」,
後頭的家長們也跟著笑了,
這些不閉塞、敢言、多麼勇於發問的孩子們,是如此讓人引以為傲,
而彷彿獲得強而有力的支持般,
越來越多的小地鼠伸長手臂:「選我!選我!選我!」,
教室突然成為大型打地鼠遊戲機,
導師在固定的坑洞裡,忙碌維持著「可以聽完一整個段落再發問嗎?」的秩序,
大部分孩子則半蹙著眉,不耐卻習慣地等待何時才能進入下個階段?

相較於這一代,過往所謂屈服於權威管教,以至於思考陷入框架無從創意的滯囿下,
我們鼓勵下一代「勇於發問,創新思考,甚至敢於挑戰權威」,
將孩提時代受壓抑的,投射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成長得更好。

但是卻忽略了讓孩子確認:「把話好好聽完,先有自己的思考,有反芻才有自己的道理。」這樣的基礎,
當我們專注於期待孩子們的發聲,卻忘了提醒他們在發聲前先有自己的思考,
那麼只會培育出聒噪的八哥鳥,或是復刻的鸚鵡,
振翅著鮮豔羽色引人注意,
也許第一時間博得了注目的焦點,
但開口就後繼乏力黯然失色,
孩子們的聰明在於,看懂了被希望能夠出色但卻沒實力練好基本功,而聰明反被聰明誤,
不堪其擾的老師們只好無視、敷衍、甚至加諸莫名的文明病於其身,
被習慣漠視的孩子,
被習慣牛頭不對馬嘴的孩子,
被習慣誤認自己過動的孩子,
造就了因為這些壞習慣導致無法專注於學習的孩子們,
我想大人得收斂起這樣的虛榮心,
回歸到最根本的:「謀定而後動」,
只有在真材實料、有滋養的根基裡,灌溉豐富潤澤的思考,孩子們才有機會長成自在的大樹,
而不是隨著風起就搖擺的小草,
學習之初,寧願讓孩子安靜而謙遜
甚過耍嘴皮的自鳴自放後,再空虛不過的一無所獲。

先耐心把話聽完,有問題再發問,好嗎?
我親愛的孩子們!



說出去的話,要能像入口的食物般,
不見得非要滋養,卻要順口,
不吃垃圾食物,豈能出口垃圾話?

思考,是語言成章的良箸,
良箸才能撿夾出豐盛營養而擺盤出色的料理,
請妳細細檢視,不要輕率出手反而無謂傷了自己!

: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hley艾胥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